漢陰美食文化節,永興坊帶你聆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漢調二黃 | |
發布時間:2016-09-28 點擊數:4013 | |
中國?漢陰美食文化節已經過了一半了,小編也是長了不少肉,咳咳,話不多說,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漢陰地方民俗的知識,為了在小伙伴們面前更有“談資”,快點收藏起來吧!
最近發現,小伙伴們在感受漢陰美食文化節的時候有一個共同的糾結點:漢陰戲曲非常好聽,可是咋就聽不懂呢?別急,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如何欣賞陜南戲曲,相信在看了今天的內容后,小伙伴們會對漢陰戲曲文化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。
漢陰縣是明末清初“湖廣填川陜”而興起的移民聚集地,據考證最少有15個省份的移民后裔。移民帶來多元的文化,并形成獨特的“三里不同音、七里不同俗”文化現象。
漢陰常見的戲曲種類有:漢調二黃、小場子、拉胡戲、八岔戲、皮影戲。漢陰的戲曲文化深受人民群眾喜愛,具有極強的生命力,今天,小編就陜南傳統戲曲——漢調二黃為代表為大家講解一下吧。
漢調二黃,是陜南地區僅次于南路秦腔的大型劇種。它與皮黃系統各劇種基本相同,以“西皮”和“二黃”兩種聲腔為主干,幫與京劇接近。據安康漢調藝人世代流傳,都說二黃是在本地土調“黃腔”基礎上受南北曲與兄弟劇種的影響發展演變而成。所謂“黃腔”,在陜南三共本屬“出格”、“變調”之意。如此,則“二黃”也許是西秦腔在陜南的“變調”之意。在漢水流域,自古就有有“一清二黃三月調,梆子跟上胡吵鬧“之說。
說了這么多,相信大家心中也對陜南漢陰戲曲有了初步的認識,順便告訴小伙伴們,漢陰的漢調二黃已經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了,同時漢陰的皮影戲也非常引人入勝!那么就趕快帶著自己的想法來現場感受一下漢陰戲曲的魅力吧! |